近日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打造
撒贝宁担任主持的
大型文化节目
《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
将镜头对准苏州石湖景区,
在此完成取景拍摄!
当宋代词坛的风雅
与石湖的千年文脉相遇,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就此拉开序幕。
《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开创性地选择了宋代词坛这一中华美学的巅峰时代作为叙事蓝本,其核心创作模式围绕着“沉浸式实境演绎+电影化拍摄+AI赋能文旅体验”展开,讲述范仲淹、李清照、秦观等十余位词人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展现中国古典美学的极致表达和文学名家的家国情怀。
石湖地处苏州吴中区、姑苏区、高新区三区交界,距古城区仅 4.5 公里,既是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 “四角山水” 西南角的生态 “绿肺”。这里不仅有江南田园山水的自然之美,更沉淀着跨越千年的厚重文脉,吴越文化的基因与宋代文人的风雅在此交织共生。
提及石湖的文化根脉,绕不开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这位曾官至参知政事的文人,晚年毅然归隐石湖,在此构筑 “石湖别墅”,写下《石湖集》《四时田园杂兴》等传世佳作。他在文中直言:“凡游吴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桥名),则与未始游者无异”,足见石湖在其心中的分量。而他留下的行春桥、天镜阁等遗迹,如今仍静静矗立在湖畔,成为后人触摸宋代文人生活的重要载体。除范成大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此疏浚河道、修筑堤岸,为石湖的水利与景观奠定基础;宋代词人姜夔也曾泛舟石湖,写下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的诗句,让石湖的风雅在词海中代代相传。
如今的石湖,山水肌理间仍藏着四季流转的诗意:东石湖碧波荡漾,岸边亭台错落,倒映水中如诗如画;西石湖静谧清幽,偶有飞鸟掠水,激起圈圈涟漪,尽显江南灵动;南石湖开阔雅致,是赏景、写生的绝佳去处,常有文人墨客在此寻幽访古。而吴堤、越堤、石堤、杨堤、范堤五条长堤,如同五条灵动的绸带横卧湖面 —— 春日桃花灼灼,堤上繁花似锦;秋日银杏金黄,落叶铺就诗意小径;即便是冬夏时节,堤岸旁的垂柳、残荷也各有韵味,勾勒出 “一步一景皆宋词” 的绝美画卷。
当《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的剧组进驻石湖,这里便成了连接古今的 “时空驿站”。演员们穿梭在亭台楼阁间,时而在蠡岛亭中吟诵诗词,时而在石桥上驻足远眺,时而在湖边漫步沉思,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力求还原宋代文人的气质。
近年来,石湖不仅是 “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 “文化的传播者”。这份蜕变背后,是苏州园林苏超联赛官网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心,精心守护石湖的山水肌理。我们运用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恪守 “修旧如旧”的理念,修护范成大遗迹、行春桥等文化地标;坚持 “生态优先”维护石湖碧波、五堤景致,让石湖的江南韵味始终原汁原味。
这份匠心守护,也为石湖的文化新生注入了底气。中秋夜的 “石湖邀月”,游客们在堤岸旁与古人 “共赏一轮月”;农历八月十八的 “石湖串月”延续百年 “一串明月” 的传统奇景……一场场特色文化活动,既是江南文化的新时代表达,更让石湖的千年文脉从典籍中走出,在游人的沉浸式体验里,焕发蓬勃的新生机。
在央视的镜头下
石湖又会以何种姿态出现?
敬请期待
《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
早日定档播出!
共赴一场
关于江南诗意的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