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篇
2025 / 08
第九期
在国有企业发展进程中,安全环保合规犹如坚固的基石,承载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安全环保合规不仅是法律法规的底线要求,更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期中心看法合规季专栏,将深入剖析安全环保领域的关键合规义务,探索实现合规义务的实践路径,为企业稳健前行筑牢防线、保驾护航。
一 安全环保合规义务解读
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支柱。企业必须构建涵盖全员的安全责任体系,确保从领导到一线员工,每个岗位都明确了解自身肩负的安全生产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需制定详尽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层级人员的责任范围与考核标准,并严格监督执行情况。这不仅是对员工生命安全的尊重,更是企业避免因安全生产责任缺失而导致法律风险的关键举措。
2 危险作业的严格管控
对于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企业需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确认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要求;作业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现场动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作业后需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安全无虞。落实上述管控要求,能有效防范危险作业环节的事故发生,保障作业人员与周边环境的安全。
3 特殊天气防范
做好主汛期、高温酷暑、防雷防台、强对流等特殊天气防范。针对夏季高温、强对流天气等特殊天气出现频率较高的情况,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和物资储备,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加强夏季高温、台风汛期期间的组织领导,结合本企业自身特点,重点对工地现场、景区等范围内的地下停车场、项目既有建筑、控制室、游乐场所设施设备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针对台风汛期等用电做好专项检查,确保各种电气设备干燥处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等防雨措施可靠,确保各类临时用电线路无漏电、腐蚀、松动等现象。
4 特种设备与安全设备的管理
企业应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全面加强特种设备与安全设备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法律法规,特种设备需取得生产许可并经检验合格,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已报废设备,投用前或30日内完成使用登记,建立涵盖设计文件、制造单位、合格证明等资料的安全技术档案,并详细记录定期检验、自行检查情况。同时,企业要依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配置安全设备,确保安装、使用、检测、维修等环节规范,定期维护保养、检查设备,校验检修安全附件与保护装置,准确记录并由专人签字确认。这些举措既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又是事故发生时追溯责任、查明原因的关键依据。
5 安全教育培训与管理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开展安全演练,落实“手册化”要求。一是切实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结合“5.12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新员工上岗前培训和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二是编制并发放“安全文化口袋书”,完善自身岗位安全手册,制定重点岗位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明白卡”;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手册,根据各类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完善岗位应急处置卡。三是常态化开展应急培训和逃生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广泛开展全员安全演练,重点围绕应急逃生、水上救援、灭火实操演练等加大实操培训力度。
6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进行登记建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措施、责任人员、资金保障和治理期限等。对于重大事故隐患,要落实治理资金,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及时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同时,要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确保员工了解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治理情况。
7 危险物品管理
涉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取得相应的资质许可。建立完善的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物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及废弃处置等全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储存危险物品时,要按照规定设置专门的仓库或储存场所,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在运输危险物品时,要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运输单位和车辆,确保运输过程符合安全要求,防止危险物品丢失、泄漏或发生事故。
8 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全员消防安全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各单位需建立健全全员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二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生命至上,隐患必除”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对办公场所、建筑工地、景区、“九小场所”等区域开展监督检查。三是严格落实房屋产权人的主体责任和房屋使用人的使用安全责任,与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等,着力构建既有建筑安全全链条责任体系。
9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企业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风险程度,为员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鞋、手套、耳塞、护目镜等,并定期进行更换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10 安全环保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企业应建立安全环保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对安全环保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按照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对存在的重大安全环保风险,应当制定专项管控方案,明确管控责任和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分级管理,落实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11 安全环保信息报告与沟通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确保安全环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将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的方案制定、资金保障、台账建立、隐患排查质量等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内容,作为安全生产高质量考核的重点任务。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相关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共享安全环保管理经验和技术,共同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二 安全环保合规义务实施路径
1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制度执行
企业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确保制度涵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将安全环保要求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流程,使合规操作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问责,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 加强风险识别与预警,建立防控机制
建立安全环保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定期对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运用先进的风险预警技术,对高风险环节和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应急预案,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 强化检查监督,确保责任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环保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检查内容包括制度执行、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二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六化”建设,进一步量化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切实抓好推进落实。三是进一步深化九个“一件事”全链条整治,认真做好餐饮场所更换灶管阀及加装燃气泄露报警切断装置等工作,重点加强小型零星工程、临时施工等电气焊作业管理。
4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合规管理效能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安全环保合规管理中的支撑作用。一是全面推进“苏心焊”数字化监管系统应用,加强动火作业监管,严格落实动火作业报备、作业人员资格审核等各项要求。二是落实“苏安充”工程,积极落实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新三件套”配备;三是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按时将风险报告录入监管平台系统,落实分级分类精准监管。
5 深化培训教育,培育合规文化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环保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合规操作技能。从新员工入职培训到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从管理人员的合规管理培训到一线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都要做到全面覆盖、有的放矢。通过持续的培训教育,使合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环保的良好企业风尚。
三 结 语
安全环保合规是国有企业稳健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保障。通过深入解读安全环保领域的关键合规义务,本期专栏明确了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应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风险防控、深化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全方位推进安全环保合规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绿色的内外部环境,助力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四 下期预告
下期“中心”看法“合规季”栏目,将深入探讨“反商业贿赂”方面的合规义务,剖析相关注意事项及要求。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