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苏超联赛官网要闻

中心看法——节假日活动风险预防专题篇

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人数:

  企业举办各类节假日活动是传播推广企业品牌、服务广大市民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其中潜藏的各类风险也逐渐显现,如不加以妥善防控,可能对企业的社会形象与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影响。本期“中心看法”专栏,将聚焦于节假日活动中的风险预防,深入剖析各潜在风险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使企业举办活动时更好地保障安全、规避风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人群聚集安全问题

  1、风险点分析

  1. 拥挤踩踏风险:在活动高峰时段,人流密集,拥挤踩踏风险较高,尤其是在热门表演区或出入口区域。

  2. 人群定向流动困难:缺乏引导设施和标识时,游客容易自发聚集于热门区,可能造成局部拥堵。

  2、预防措施

  1. 合理规划场地布局

  在场地设计中增加缓冲区、分流通道和单向人流动线,减少人流交叉点,特别是在热门表演区和出入口区域。根据场地最大承载量,合理安排活动规模,避免人流过度集中。

  2. 增加安保人员和标识

  在关键区域(如入口、出口、热门活动区)安排专人值守,设置引导牌和应急出口标识,标明最大承载量。安保人员定期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人员聚集等安全隐患。

二、户外广告知识产权

  1、风险点分析

  1. 未经授权的商标使用:广告商可能在活动推广和招商品牌展示中使用未经授权的品牌标志或商标。

  2. 肖像权侵权风险:活动中的宣传材料可能使用他人肖像而未获许可,尤其是在市集、演艺等活动的宣传中。

  2、预防措施

  1. 建立广告内容审核机制

  对广告商提交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知识产权法规。审核广告内容是否涉及未经授权的商标、肖像、创意等,确保广告内容合法合规。

  2. 签订知识产权承诺书

  明确广告发布方的法律责任,避免侵权行为发生。要求广告商在合同中承诺对广告内容的知识产权负责,如出现侵权问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市集食品安全

  1、风险点分析

  1.摊主资质不全风险:部分摊主可能未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健康证,存在审核遗漏风险。

  2.现场操作、存储不规范风险:食品加工区域卫生条件差,操作流程不合规,特别是在现场制售的摊位。

  2、预防措施

  1. 严格摊主资质审查

  要求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等证明文件,逐一核实并存档。建立摊主资质审查档案,定期对摊主资质进行复查,确保其始终符合要求。

  2. 规范食品操作流程

  为摊主提供卫生操作培训,设置独立加工区,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制定食品操作规范,要求摊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食品加工和制作。

四、用水用电安全

  1、风险点分析

  1. 消防设施不足:活动现场可能缺少消防栓或灭火器,无法满足应急需求,特别是在临时搭建区域。

  2. 临时线路老化或超载:摊位用电设备功率过大或线路布设不合理,导致短路风险,特别是在夜间活动时。

  3. 供水设备维护不善:饮用水供应设备可能未定期清洁或存在漏水隐患,特别是在集中用水点。

  2、预防措施

  1. 提前检查消防设备

  确保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完好,并配备足够数量,特别是在临时搭建区域。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使用。

  2. 专业团队维护电路

  对临时线路进行负荷评估,安装断路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专业电工对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电路故障。

  3. 定期清洁供水设备

  确保饮用水设备卫生,提供充足清洁水源,特别是在集中用水点。安排专人负责供水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更换滤芯等部件。

五、恶劣天气预防

  1、风险点分析

  1. 强风天气临时搭建物不稳:帐篷、展板等可能被吹倒,造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户外活动区。

  2. 极端高温中暑风险:缺乏遮阳设施和降温设备,游客易发生中暑,特别是在白天长时间户外活动时。

  3. 天气监测与预警不足:未及时关注气象部门预报并通知游客,使活动无法及时调整安排应对恶劣天气。

  2、预防措施

  1. 加固临时搭建物

  对展板、帐篷等进行抗风处理,增加固定支撑,定期检查结构稳定性。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对临时搭建物进行加固和维护。

  2. 提供遮阳和降温设备

  设置遮阳棚,摆放冰桶、风扇等降暑设施,特别是在白天户外活动区。定期检查遮阳和降温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加强天气监测与预警

  关注气象部门公告预报,并及时通知游客,通过广播、短信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根据天气预警信息,及时调整活动安排,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六、停车拥堵

  1、风险点分析

  1. 车位不足导致车辆排队:活动高峰期周边停车场饱和,车辆进出困难,特别是在活动开始前和结束后。

  2. 缺乏交通标识引导:未设置清晰的停车指示牌,容易造成混乱,特别是在临时停车场。

  2、预防措施

  1. 优化停车动线设计

  划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单向进出通道,减少车辆交叉。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停车场布局,提高停车场利用率。

  2. 增加临时停车标识

  在活动周边设置引导牌,指引车辆有序停放,特别是在临时停车场。定期对停车标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清晰可见。

七、垃圾清理

  1、风险点分析

  1. 垃圾箱数量不足:游客产生的垃圾无法及时清理,环境脏乱,特别是在高峰时段。

  2. 保洁频次低:垃圾清理不及时,可能在高峰时段堆积如山,特别是在热门活动区。

  2、预防措施

  1. 增设垃圾箱和分类标识

  在人流密集区投放足够数量的垃圾箱,并标明分类要求,特别是在大型市集区域。根据垃圾产生量,合理增加垃圾箱数量,确保垃圾能够及时清理。

  2. 提高保洁效率

  在高峰期提高清理频率,保持环境整洁,特别是在热门活动区。制定保洁工作计划,明确保洁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清理频次。

八、舆情管控

  1、风险点分析

  活动体验不佳,现场管理不细致,活动中发生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未能及时、妥善处理,可能导致网络舆论传播与发酵。

  2、预防措施

  优化现场管理与服务,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加强舆情监测与应对,制定舆情应对预案;做好活动后的总结与反馈,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九、结 语

  “防微杜渐,安如泰山”,每一个风险环节的精准防控,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是细节管理能力的体现。作为国有企业,更应当提升风险意识、强化应急能力,以细致入微的管理、周到贴心的服务,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首页

TOP
返回